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可溶性COF材料】单体预组装策略实现温和条件合成高结晶度和可控溶解的H-MaTp COF材料
【可溶性COF材料】单体预组装策略实现温和条件合成高结晶度和可控溶解的H-MaTp COF材料
摘要:
四川大学李阳、马利建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Small 2024, 2407874)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受限聚合方法,通过氢键预组装合成了具有高结晶度和可控溶解性的β-酮烯胺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(COFs)。与传统的溶剂热合成方法相比,该方法在无需催化剂的温和条件下,快速、高效地合成了稳定的COFs。实验结果表明,通过精确控制醛单体上的羟基数量,可以精细调控氢键预组装中间体的形成状态,从而影响可溶性COFs的产率和拓扑结构。理论计算显示,与乙酸催化的传统溶剂热合成路径相比,氢键预组装合成路径的能量障碍显著降低。此外,所合成的H-MaTp在二甲基亚砜(DMSO)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,便于后续复合膜H-MaTp@PVDF的制备,该复合膜在Ba/Pb分离中展现出明显的分离效果,有望应用于Ra/Pb分离过程。
 
研究背景:
1)共价有机框架(COFs)的稳定性对于在苛刻环境中应用至关重要。提高COFs稳定性通常意味着合成难度增加、结晶质量降低和合成过程中的可控性降低,这影响了COFs的加工和成型。
2)已有研究通过后修饰反应(如氧化、还原和环化)来增强COFs的键稳定性,但这些方法可能会降低COFs的结晶度。
3)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氢键预组装策略,通过在温和条件下快速、高效地合成稳定的COFs,同时保持了高结晶度和可控的溶解性,为COFs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 
实验部分:
1. T-MaTp COF粉末的制备(传统溶剂热法):
   1) 称取三聚氰胺(Ma,12.6 mg,0.1 mmol)和1,3,5-三甲醛苯酚(Tp,21 mg,0.1 mmol)放入Pyrex管中。
   2) 加入DMSO和DMAc(2:1,3 mL)至Pyrex管中,超声处理10分钟。
   3) 加入6 M醋酸(0.3 mL),在氮气保护下脱气并密封,放入120°C烘箱中反应3天。
   4) 反应结束后,过滤得到的沉淀物,并用甲醇、乙醇和DMF彻底洗涤。
   5) 在60°C下真空干燥12小时,得到浅棕色T-MaTp COF粉末(26.5 mg,产率为78.8%)。
2. H-MaTp COF粉末的制备(氢键预组装法):
   1) 分别称取三聚氰胺(Ma,63 mg,0.5 mmol)和1,3,5-三甲醛苯酚(Tp,21 mg,0.1 mmol)放入两个圆底烧瓶中。
   2) 分别向两个圆底烧瓶中加入DMSO(5 mL)。
   3) 将反应温度升至80°C,将Tp的DMSO溶液滴加到Ma的DMSO溶液中。
   4) 在80°C下反应5小时,反应结束后冷却,加入去离子水沉淀固体。
   5) 过滤得到的沉淀物,并用甲醇、乙醇和DMF彻底洗涤。
   6) 在60°C下真空干燥12小时,得到橙色H-MaTp COF粉末(29.9 mg,产率为88.9%)。
3. Ma-Hta和Ma-DHta的制备(氢键预组装法):
   1) 分别称取三聚氰胺(Ma,63 mg,0.5 mmol)和2-羟基-1,3,5-苯三甲醛(Hta,17.8 mg,0.1 mmol)或2,4-二羟基-1,3,5-苯三甲醛(DHta,19 mg,0.1 mmol)放入两个圆底烧瓶中。
   2) 分别向两个圆底烧瓶中加入DMSO(5 mL)。
   3) 将反应温度升至80°C,将Hta或DHta的DMSO溶液滴加到Ma的DMSO溶液中。
   4) 在80°C下反应5小时,反应结束后冷却,加入去离子水。
   5) 过滤得到的沉淀物,并用甲醇、乙醇和DMF彻底洗涤。
   6) 在60°C下真空干燥12小时,得到棕色Ma-DHta粉末。
4. MMMs的制备:
   1) 将MaTp粉末(30 mg)和聚偏氟乙烯(PVDF,0.12 g)均匀分散在DMSO(5 mL)中,80°C下加热。
   2) 静置以去除气泡,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,60°C烘箱中过夜蒸发,得到MaTp@PVDF MMMs。
5. 过滤实验:
   1) 将聚丙烯酸和Ba/Pb混合溶液复合24小时后,通过H-MaTp@PVDF MMMs过滤,收集滤液并用高浓度硝酸稀释。
   2) 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(ICP-OES)测定金属离子浓度。
 
分析测试:
1. PXRD测试:
   - H-MaTp的PXRD图谱与T-MaTp相似,表明其具有AA堆叠结构,比表面积为114.2 m²/g,总孔体积为0.43 cm³/g,主峰孔径约为11.8 Å,次峰孔径为9.6 Å。
2. FT-IR光谱:
   - H-MaTp的FT-IR光谱显示-C=O、-C=C和-C-N键的特征峰,证实了H-MaTp的成功合成。
3. XPS和元素分析:
   - H-MaTp的XPS光谱显示C、N、O元素的存在,C 1s、N 1s和O 1天的结合能峰位分别为287.1 eV、399.0 eV和531.4 eV,与理论值相符。
4. 13C SSNMR光谱:
   - H-MaTp的13C SSNMR光谱显示β-酮烯胺的羰基碳(-C=O)特征信号,证实了H-MaTp的成功合成。
5. 溶解性测试:
   - H-MaTp在DMSO中的最大溶解度为56.88 g/L。
6. 稳定性测试:
   - H-MaTp在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的残余质量损失仅为约20%,显示出良好的酸稳定性。
7. 辐射稳定性测试:
   - H-MaTp在200 kGy辐射后仍保持优秀的结晶度,显示出良好的辐射稳定性。
8. MMMs的SEM和XPS分析:
   - H-MaTp@PVDF MMMs的SEM图像显示H-MaTp均匀分散在PVDF基体中,XPS分析显示H-MaTp的N 1s和O 1s信号。
9. Pb/Ba分离实验:
   - H-MaTp@PVDF MMMs在不同Pb/Ba比例下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进行了测试,显示出良好的分离效果,Ba的去除率超过Pb,选择性从1.6增加到4.3。
 
总结:
本文提出了一种氢键预组装策略,成功合成了高结晶度和可控溶解性的β-酮烯胺COFs。该方法在无需催化剂的温和条件下,快速、高效地合成了稳定的COFs,同时保持了高结晶度和可控的溶解性。实验结果表明,通过精确控制醛单体上的羟基数量,可以精细调控氢键预组装中间体的形成状态,从而影响可溶性COFs的产率和拓扑结构。此外,所合成的H-MaTp在DMSO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,便于后续复合膜H-MaTp@PVDF的制备,该复合膜在Ba/Pb分离中展现出明显的分离效果,有望应用于Ra/Pb分离过程。
 


展望:
本文的科研成果对于COFs的合成和应用具有积极影响,未来作者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单体比例和反应条件下的COFs合成,以及其在其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潜力。此外,对于H-MaTp@PVDF MMMs的长期稳定性和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。对于机理的深入研究,如载流子动力学和光生电荷分离过程的实时监测,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。
 
Mild and Subtle Synthesis of 𝜷-Ketoenamine COFs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and Controllable Solubility Guided by a Monomer Preassembly Strategy
文章作者:Yingdan Zhang, Pan He, Meicheng Zhang, Jie Zhang, Ningning He, Yingdi Zou,
Zhiying Fan, Chan Deng, Yang Li,* and Lijian Ma*
DOI: 10.1002/smll.202407874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smll.202407874
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