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Ni-TphDha COFs】基于金属卟啉的共价有机框架和纳米盘的近红外光驱动H2O2生成
【Ni-TphDha COFs】基于金属卟啉的共价有机框架和纳米盘的近红外光驱动H2O2生成
摘要:
Osaka University的Hajime Shigemitsu&Toshiyuki Kida&Mamoru Fujitsuka&Yasuko Osakada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ACS Appl. Energy Mater. 2024, 7, 20, 9084–9088)中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金属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(COFs)和共价有机纳米圆盘(CONs),它们能够在近红外光(NIR)照射下高效产生过氧化氢(H2O2)。研究指出,Ni-TphDha COFs在700-800 nm的NIR光照射下能够产生H2O2,而通过剥离COFs结构得到的CONs不仅提高了产生H2O2的效率(提高了7倍),还能在1000 nm NIR光下产生H2O2。这一发现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,为开发新型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研究背景:
1)工业上H2O2的生成通常通过能源密集型的蒽醌过程,该过程涉及多步骤,包括蒽醌的氢化、H2O2的纯化和精馏以及氢蒽醌的氧化。
2)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新的H2O2生成方法,如使用金属催化剂直接从分子氢和氧气合成H2O2、电化学合成和光催化合成。
3)本文作者提出了使用Ni-TphDha COFs和CONs作为光催化剂,在NIR光下产生H2O2的新方法,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,还扩展了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至1000 nm NIR光。

实验部分:
1. Ni-TphDha COFs的合成:
1) 将二羟基对苯二甲醛(Dha,14 mg)和四氨基苯基金属卟啉(Ni-Tph,28 mg)混合在二氯苯/乙醇/乙酸(6N)中(15 mL,比例为5:5:1),加入到50 mL圆底烧瓶中,回流搅拌3天。
2) 冷却至室温后,过滤产物并用乙醇洗涤,然后在120°C下真空干燥,得到Ni-TphDha COFs。
2. Ni-TphDha CONs的合成:
1) 将Ni-TphDha COFs(15 mg)和4-乙基哌啶(15 mL)加入到50 mL圆底烧瓶中,120°C搅拌20小时。
2) 冷却至室温后,通过过滤收集产物,并在室温下干燥,得到Ni-TphDha CONs。
3. H2O2生成实验:
1) 将Ni-TphDha COFs和CONs(1.0 mg)分散在水中(1.0 mL),暴露于光照下30分钟,每5分钟测量一次或连续15分钟不间断测量。
2) 使用Oxo[5,10,15,20-四(4-吡啶基)卟啉鎓]钛(IV)](Ti-TPyP)测定H2O2浓度,向200 μL水样中加入200 μL 4.8 M高氯酸和200 μL Ti-TPyP试剂(50 μM),Ti-TPyP溶于50 mM盐酸溶液作为溶剂。
3) 混合溶液室温下静置5分钟,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2.0 mL,测量433 nm处的吸光度(ASample),并制备空白溶液(ABlank),计算吸光度差(ΔA433 = ABlank – ASample),据此确定H2O2含量。
4. 光电化学测试:
1) 使用ALS CH1660B(BAS)进行光电化学实验,采用三电极系统,以Na2SO4(0.2 M)为电解质,Ag/AgCl为参比电极,铂为对电极。
2) 工作电极为涂覆在ITO电极玻璃(8.0 × 27 × 1.1 mm)上的Ni-TphDha COFs或CONs。
3) 使用MAX-301 300 W氙灯光源(Asahi spectra, Tokyo, Japan)进行光照射,记录在环境条件下0.6 V电压下重复开关照射周期(30 s每个周期)的光电流响应。
分析测试:
1. 材料表征:
1) 使用JASCO V-750和JASCO V-770分别测量Ni-TphDha COFs和CONs的UV-vis光谱和漫反射光谱。
2) 通过ALS CH1660B记录光电化学实验数据。
3) 使用USB 2000+(Ocean optics)测量照射光光谱,Nova II(Ophir)测量光源功率。
2.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:
1) Ni-TphDha COFs的平均粒径为153.3 ± 81.0 nm,厚度为27.9 ± 24.4 nm,BET比表面积为262.9 m2/g。
2) Ni-TphDha CONs的平均粒径为45.3 ± 12.2 nm,厚度为2.4 ± 1.8 nm,BET比表面积为199.6 m2/g。
3. H2O2浓度测试:
1) 在可见光照射下,Ni-TphDha COFs 30分钟内H2O2浓度达到61 μM,表观量子产率(AQY)为2.3%。
2) 在NIR I区域光照射下,Ni-TphDha COFs产生4.4 μM H2O2,AQY为0.23%。
3) Ni-TphDha CONs在NIR I光照射下产生31 μM H2O2,AQY为1.6%,是Ni-TphDha COFs的7.0倍。
4) 在1000 nm NIR光照射下,Ni-TphDha CONs产生2.5 μM H2O2,AQY为0.7%,而Ni-TphDha COFs未产生H2O2。
5.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:
1) Ni-TphDha COFs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电流密度为80 nA/cm2。
2) Ni-TphDha CONs在可见光和NIR I光照射下均显示出光电流响应,显示出比Ni-TphDha COFs更高的光电流密度,更适合H2O2生成实验。
6. 稳定性测试:
1) Ni-TphDha COFs和CONs在可见光(395-800 nm)照射下光催化H2O2产率的循环稳定性测试表明,其活性至少在120分钟内保持稳定。
2) Ni-TphDha CONs在120分钟的光照射下活性保持稳定,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。】
总结:
本文的科研成果表明,Ni-TphDha COFs和CONs是一种有效的NIR光驱动的H2O2生成光催化剂。特别是CONs,在NIR I光和1000 nm NIR光下都能产生H2O2,且效率较COFs提高了7倍。这一发现为太阳能的利用和光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



展望:
本文的研究为H2O2的光催化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,特别是在NIR光区域。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和优化COFs和CONs的结构,以提高光催化效率和稳定性。此外,研究者可以探索这些材料在其他光化学反应中的应用,以及它们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。希望作者能够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,以及它们对环境和经济的潜在影响。
Near-Infrared Light-Driven H2O2 Generation via Metalloporphyrin-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nd Nanodisks
文章作者:Aya Yoshikawa, Hajime Shigemitsu,* Xinxi Li, Mamoru Fujitsuka,* Yasuko Osakada,*and Toshiyuki Kida*
DOI:10.1021/acsaem.4c02171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aem.4c02171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