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Co-MOF催化剂】新型通过芳基卤化物和醛的羰基Heck交叉偶联反应合成芳基酮的金属有机框架
【Co-MOF催化剂】新型通过芳基卤化物和醛的羰基Heck交叉偶联反应合成芳基酮的金属有机框架
摘要:
University of Birjand的Sara Sobhani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Appl Organomet Chem. 2024; e7595)中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(MOF),命名为Co-TIST,它是由2,4,6-三(咪唑-1-yl)-1,3,5-三嗪(TIST)和硝酸钴合成的。TIST作为配体参与MOF的形成。Co-TIST通过多种方法表征后,被用作一种新型的非均相催化剂,用于醛和芳基卤化物的羰基-Heck交叉偶联反应。通过这种方法,各种酮可以高产率获得。反应不需要高温、添加剂或大量催化剂。催化剂在连续五次循环中被回收使用,其催化活性几乎没有降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首次报道使用MOF作为芳基卤化物和醛的羰基-Heck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剂。

研究背景:
1. 芳基酮是有机材料、天然产物、精细化学品和药物中的重要结构单元。传统的合成方法如Friedel-Crafts酰化反应存在诸多限制,例如需要过量的路易斯酸、对电子不足的芳烃效果不佳、官能团兼容性低和区域选择性不可调。
2. 已有的研究通过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如钯、钴、铑、铜、铂和镍等进行了直接合成芳基酮的尝试,但这些方法存在需要高温、大量催化剂、长时间反应、使用添加剂或催化剂不可回收等问题。
3. 本研究中,作者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钴基MOF(Co-TIST),并将其应用于醛和芳基卤化物的羰基-Heck交叉偶联反应。这种方法不需要高温、添加剂或大量催化剂,且催化剂可以回收使用,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。

实验部分:
TIST的合成步骤
1. 将氰尿酸氯(0.92 g, 5 mmol)和咪唑(2.04 g, 30 mmol)在大约70°C下搅拌反应5分钟。
2. 加入CHCl3(50 mL),随后用蒸馏水(50 mL)洗涤。
3. 分离有机相,并通过蒸馏水(3 × 50 mL)进一步提取水相。
4. 合并有机相,用无水Na2SO4干燥,过滤。
5. 蒸发溶剂得到固体物质,通过在EtOAc中重结晶得到TIST。
Co-TIST的合成步骤
1. 将Co(NO3)2.6H2O(0.22 mmol, 65 mg)和TIST(0.28 mmol, 78 mg)在H2O(7 mL)和EtOH(7 mL)中超声处理20分钟。
2. 将混合物在85°C下加热2天,然后冷却至室温。
3. 通过离心分离固体,用乙醇(3 × 10 mL)洗涤,真空干燥得到Co-TIST。
酮的合成步骤
1. 向含有苯甲醛(1.0 mmol)、芳基卤化物(1.0 mmol)和Cs2CO3(2.0 mmol)的THF:H2O(2 mL, 4:1)溶液中加入Co-TIST(1.5 mol%)。
2. 在60°C的油浴中搅拌混合物。
3. 通过TLC监测反应进程,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。
4. 通过离心分离催化剂,用乙醇洗涤,90°C干燥,然后进行下一轮循环使用。
5. 用EtOAc提取有机层,合并后用无水MgSO4干燥,过滤。
6. 蒸发溶剂得到粗产物,通过硅胶柱色谱(n-hexane:EtOAc = 3:1)纯化得到纯品。
测试部分:
FT-IR光谱
- TIST的特征吸收峰位于3145和3113 cm⁻¹(C-H),1582–1530 cm⁻¹(C=N),1475–1440 cm⁻¹(C-N),1334 cm⁻¹(=C-N),1249 cm⁻¹(C-N)。
- Co-TIST中相关官能团的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。
XPS分析
- C 1s:284.6 eV(C–C/C=C),285.3 eV(C-N),286.1 eV(C=N),288.7 eV(C-O)。
- N 1s:399.1 eV(N-C),401.8 eV(N=C)。
- O 1s:530.4 eV(Co–O),531.9 eV(C–O),533.2 eV(O-H)。
- Co 2p:780.2 eV(Co 2p3/2),796.6 eV(Co 2p1/2)及其卫星峰。
PXRD分析
- Co-TIST的特征衍射峰位于7.41°,10°,12.5°,16.8°,20.5°,23.4°,25.4°,和31°。
FESEM和TEM图像
- 观察到Co-TIST具有规则的立方形态,尺寸范围为500至900 nm。
BET分析
- Co-TIST的比表面积为286 m²/g,总孔容为0.98 cm³/g。
TGA分析
- 200°C以下的质量损失约为2%,归因于样品表面水的脱附。
- 280至420°C之间的质量损失为22%,由孔结构中吸附分子的释放引起。
- 500°C时,样品骨架结构崩溃分解,Co氧化为CoO导致25%的快速质量损失。
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测试
- Co-TIST在模型反应中经过五次循环使用,催化活性几乎没有降低。
- 循环使用后的TEM图像和XRD谱图与新鲜的Co-TIST高度相似,表明催化剂的形状和结构得到了保持。
总结:
本文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钴基MOF(Co-TIST),并通过多种表征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和性质分析。Co-TIST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在羰基-Heck交叉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,能够高效合成芳基酮。此外,Co-TIST的可回收性和稳定性为催化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潜力。




展望:
本文的研究为合成芳基酮提供了一种新的、环境友好的方法。可以进一步探索Co-TIST在其他类型的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应用,并优化合成条件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。
A new and the first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 ketones via carbonyl-Heck cross-coupling reaction of aryl halides and aldehydes
文章作者:Sara Sobhani, Majid Rouzifar, Alireza Farrokhi, José Miguel Sansano
DOI:10.1002/aoc.7595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oc.7595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