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COF吸附氨气】偶氮酚修饰的光响应共价有机框架对NH3的高效捕获和低能释放
【COF吸附氨气】偶氮酚修饰的光响应共价有机框架对NH3的高效捕获和低能释放
摘要:
河南师范大学王键吉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Angew. Chem. Int. Ed. 2024, e202406855)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光响应性含偶氮酚的共价有机框架(COF-HNU38),用以解决氨(NH3)捕获技术中的能耗问题。传统的NH3捕获技术依赖高温和低压条件进行解吸过程,导致高能耗和CO2排放。COF-HNU38在25°C和1.0 bar条件下,其顺式结构展现了7.7 mmol g−1的NH3吸附容量和158的NH3/N2选择性。通过光诱导顺-反异构化,可以在25°C下用可见光释放约29.0%的吸附NH3,剩余NH3可在相同温度下真空释放。经过八次吸附-解吸循环后,吸附容量几乎没有下降。这一策略得益于NH3与智能COF之间的多重氢键相互作用,以及顺-反异构化后极性和氢键位点数量的增加。
 
研究背景:
1. 氨作为一种高容量的氢载体,在碳中和技术上具有重要应用前景。然而,现有的NH3捕获技术存在能耗高、CO2排放大的问题。
2. 已有研究通过多孔材料如沸石和活性炭进行NH3吸附,但这些材料存在框架坍塌或解吸条件苛刻的问题。
3.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光响应性偶氮酚单元化学集成到COF的孔壁中,作为光开关和NH3吸附位点,实现了在室温下通过光诱导的异构化过程高效捕获和低能耗释放NH3。
 
实验部分:
1. COF-HNU38的合成:
   - 通过溶剂热法在1,4-二氧六环/甲苯溶剂中合成了COF-HNU38,使用1,3,5-苯三羧酸(TFB)和偶氮酚-TAPB作为构建单元。
2. 物理化学表征:
   - 使用FT-IR确认了COF-HNU38中亚胺键的形成,以及偶氮酚单元的保持。
   - XRD模式表明COF-HNU38形成了结晶性结构,与TFB-TAPB COF相似。
3. 形貌和结构分析:
   - SEM和TEM图像显示COF-HNU38为不同尺寸的球形颗粒,存在空心内部腔室。
4. 比表面积和孔隙性分析:
   - N2吸附-脱附等温线测定了COF-HNU38的比表面积为394 m² g−1,低于TFB-TAPB COF的602 m² g−1。
5. 光化学异构化研究:
   - 通过UV/vis光谱研究了偶氮酚-TAPB单体在乙酸乙酯中的光化学异构化行为,表现出良好的光响应性。
6. NH3吸附-脱附性能测试:
   - 在25°C和1.0 bar条件下,测定了COF-HNU38和TFB-TAPB COF的NH3吸附等温线,发现COF-HNU38具有更高的NH3吸附容量。
7. NH3/N2选择性研究:
   - 通过测量NH3和N2吸附等温线,评估了COF-HNU38的NH3/N2选择性,发现顺式异构体具有更高的选择性。
8. 循环稳定性测试:
   - 进行了八次NH3吸附-脱附循环,测试了COF-HNU38的循环稳定性。
9. 光响应性研究:
   - 通过UV光照射和可见光照射,研究了COF-HNU38的光响应性,发现29.0%的吸附NH3可以通过光诱导的顺-反异构化在25°C下释放。
 
分析测试:
1. FT-IR分析:
   - 确认了COF-HNU38中亚胺键的形成和偶氮酚单元的保持。
2. XRD分析:
   - 显示了COF-HNU38的结晶性,与TFB-TAPB COF相似。
3. 比表面积和孔隙性分析:
   - COF-HNU38的比表面积为394 m² g−1,低于TFB-TAPB COF的602 m² g−1,但通过光异构化后比表面积增加到527 m² g−1。
4. UV/vis光谱分析:
   - 确认了COF-HNU38的光响应性,表现出顺-反异构化。
5. NH3吸附等温线分析:
   - COF-HNU38在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状态下的NH3吸附容量分别为7.7 mmol g−1和6.0 mmol g−1。
6. NH3/N2选择性分析:
   - COF-HNU38的NH3/N2选择性从顺式的132增加到反式的158。
7. XPS分析:
   - 揭示了NH3吸附后COF-HNU38中氮和氧的结合能变化,表明了氢键的形成。
8. DFT计算:
   - 研究了框架吸附剂和NH3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,发现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分子极性指数和偶极矩有显著差异。
 
总结:
本文通过合成新型光响应性COF-HNU38,实现了NH3的高效捕获和低能耗释放。COF-HNU38在光诱导下可逆顺-反异构化,显著提高了NH3的吸附容量,并通过光或真空条件实现NH3的低能耗释放。经过八次循环测试,COF-HNU38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。本研究为开发新型吸附剂用于高效捕获和低能耗释放高极性气体如NH3开辟了新途径。
 


展望:
1. 研究和关注COF-HNU38在长期应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。
2. 探索COF-HNU38的工业化应用潜力,包括规模化合成和实际工业环境中的性能。
3. 研究光响应性COF在NH3吸附和释放过程中的详细分子机制。
 
Efficient Capture and Low Energy Release of NH3 by Azophenol Decorated Photoresponsiv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
文章作者:Xiaoxin Tian, Xiao Zhao, Zhenzhen Wang, Yunlei Shi, Zhiyong Li, Jikuan Qiu, Huiyong Wang, Suojiang Zhang, Jianji Wang
DOI:10.1002/anie.202406855
文章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nie.202406855
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