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MOF负载液晶材料】:用于高圆偏振发光的手性液晶金属-有机框架薄膜
【MOF负载液晶材料】:用于高圆偏振发光的手性液晶金属-有机框架薄膜
摘要:
中国科学院大学谷志刚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J. Am. Chem. Soc. 2024)中报道了一种通过将手性液晶(CLC)与金属有机框架(MOF)薄膜交联来制备手性液晶MOF(CLCMOF)薄膜的方法。这些薄膜展现出了高度的圆偏振发光(CPL)性能,并且具备光热开关特性。通过层层交联含有苯乙烯的CLC与基于苯乙烯的MOF(CLC/MOF)薄膜,在紫外光照射下成功制备了CLCMOF薄膜。这些薄膜不仅具有强烈的手性,还具有明显的光致变色荧光和强烈的CPL性能(不对称因子达到0.4)。此外,由于光致变色荧光MOF和热致液晶,CPL可以在加热和紫外光处理后发生反转和红移,显示出光热CPL开关特性。利用这种MOF基CPL薄膜,制备了图案和代码,展示了其在高级信息防伪和加密中的潜在应用。本研究不仅为开发结合MOF和液晶的光学活性薄膜开辟了策略,而且为光学应用中实现CPL开关提供了新途径。
 
研究背景:
1. 传统的MOF材料虽然在环境、能源、医药和光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,但实现基于MOF材料的光热CPL开关仍然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。
2. 已有研究通过将手性客体分子引入到MOF中来增强CPL性能,但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,如手性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。
3. 作者提出了将手性液晶与MOF结合的新策略,通过[2+2]光环加成反应制备了具有光热响应性的CLCMOF薄膜,不仅增强了手性,还实现了可逆的CPL开关,为信息防伪和加密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。
 
实验部分:
1. CLCMOF薄膜的制备:
   - 实验中首先采用层层交联(LBL)封装法将含有烯基的CLC负载到苯乙烯基MOF Zn2(sdc)2薄膜的孔洞中。
   - 接着,通过365纳米紫外光照射,触发[2+2]光环加成反应,实现CLC与MOF薄膜的交联,成功制备了CLCMOF薄膜。
   - 实验结果显示CLCMOF薄膜具备强烈的手性、光致变色荧光和强烈的CPL性能。
2. 光热CPL性能研究:
   - 对CLCMOF薄膜在不同光热刺激下的CPL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。
   - 发现经过140°C加热处理8小时后,CPL信号出现反转和红移,不对称因子(glum)可放大至0.4,这是报道的MOF基材料中最高的。
3. 图案化应用展示:
   - 利用CLCMOF薄膜的光热CPL开关特性,制备了图案和代码,展示了其在高级信息防伪和加密中的潜在应用。
4. MOF薄膜的表面协调:
   - 通过液相外延(LPE)LBL方法制备了表面协调的MOF薄膜(SURMOFs),这些薄膜在调控生长取向、调节厚度和减少粗糙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5. 热致液晶(LC)的制备与表征:
   - 将热致液晶混合物溶解在四氢呋喃中,在75°C下反应24小时,然后涂覆在石英基底上形成LC薄膜。
   - LC薄膜在室温下为非晶态,并随温度升高从固态逐渐转变为透明液态。
 
分析测试:
1. X射线衍射(XRD):
   - XRD结果显示Zn2(sdc)2薄膜具有三个尖锐的衍射峰,对应于(100)、(200)和(300)晶面。
   - LC/MOF、S-LC/MOF和R-LC/MOF薄膜的XRD模式与Zn2(sdc)2薄膜的数据一致,表明MOF骨架在加载和聚合CLC后未被破坏。
2. 红外光谱(IR):
   - IR光谱证实了CLC在MOF薄膜中的成功加载,并观察到紫外光照射后CLC与MOF薄膜发生交联。
3. 紫外-可见光谱(UV-vis):
   - UV-vis光谱揭示了LCs随温度变化的吸收强度变化,证明了CLC薄膜的热致变色行为。
4. 拉曼光谱:
   - 拉曼光谱中的吸收峰证实了CLC成功加载到MOF孔洞中,并且紫外光照射后发生了交联反应。
5.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:
   - XPS分析显示MOF中Zn的含量为69.52%,而CLCMOF中为33.10%,进一步确认了CLC在MOF薄膜中的比例。
6.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与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:
   - SEM和TEM图像展示了MOF薄膜由纳米片构成,CLC/MOF薄膜呈现出扭曲的纳米片结构。
7. 原子力显微镜(AFM):
   - AFM图像表明CLC/MOF薄膜具有均匀的二维纳米片结构。
8. 圆二色光谱(CD):
   - CD光谱显示了制备的CLC对映体具有强烈的手性信号,并且在紫外光照射后CD信号发生变化。
9. CPL光谱:
   - CPL光谱显示CLCMOF薄膜在450 nm处展现出镜像的CPL信号,并且CPL信号与荧光发射一致。
10. 量子产率测试:
    - 量子产率测试显示MOF薄膜在紫外光照射前后的量子产率有所增加,CLC/MOF薄膜的量子产率在照射后也有提升。
11. 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:
    - DFT计算研究了CLCMOF薄膜中[2+2]加成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,负值的ΔG表明MOF/MOF和LC/MOF之间可以发生反应。
 
总结:
本文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CLCMOF薄膜,该薄膜通过将手性液晶与MOF结合,并利用[2+2]光环加成反应制备而成。这些薄膜不仅具有强烈的手性特征和光致变色荧光性能,还展现出了高度的CPL性能和光热CPL开关特性。此外,通过图案化应用展示了其在信息防伪和加密中的潜在应用。这些结果为开发新型光学活性薄膜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,并为光学应用中的CPL开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 


展望:
1. CLCMOF薄膜展现出了良好的光热CPL开关特性,可进一步研究其长期稳定性和循环使用寿命等。
2. CLCMOF薄膜中CPL信号反转和红移的具体机理尚不完全清楚,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验和理论计算来阐明。
3. 本文主要关注了信息防伪和加密领域,未来可以探索CLCMOF薄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,如传感、光电子和生物医学等。
 
Chiral Liquid Crystalline 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 Thin Films for Highly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
文章作者:Xue-Xian Yang, Na Li, Chong Li, Zhi-Bin Jin, Zhi-Zhou Ma, Zhi-Gang Gu*, and Jian Zhang
DOI:10.1021/jacs.4c04125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4c04125
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