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MOF水处理】:ZIF-8对水溶液中砷的有效吸附机理
【MOF水处理】:ZIF-8对水溶液中砷的有效吸附机理
摘要:
广西大学张超兰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Environ Sci Pollut Res (2024))中研究了一种名为沸石咪唑框架-8(ZIF-8)的新型吸附剂,在室温下合成,并用于从水溶液中吸附As(III)和As(V)。通过X射线衍射(XRD)和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证实了ZIF-8的成功合成,其粒径约为80纳米。研究了吸附动力学、吸附等温线、溶液pH、剂量、共存离子以及锑(Sb)对ZIF-8吸附As的影响。ZIF-8对As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1.47 mg/g(As(III))和81.40 mg/g(As(V)),在初始pH=7.0时。ZIF-8在经过四次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性能。共存离子PO4^3−和CO3^2−抑制了As(III)和As(V)的吸附。尽管Sb的存在阻碍了As(III)和As(V)的吸附,但ZIF-8在同时去除As和Sb方面表现良好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均表明,ZIF-8通过水解和部分Zn-N断裂在表面产生大量Zn-OH,这些与As形成表面复合物。
研究背景:
1. 砷(As)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金属类元素,由于采矿、金属冶炼等人为活动,导致水(尤其是地下水)和土壤中的砷污染日益严重,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。
2. 已有多种技术用于从水环境中去除砷,包括化学沉淀、絮凝、氧化、离子交换、膜分离、生物方法和吸附等。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,通常需要结合使用,其中吸附法因其成本较低和操作简便而受到关注。
3. 作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,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(MOFs)材料——ZIF-8,并探索了其在吸附水溶液中砷方面的潜力。ZIF-8因其高比表面积、高孔隙率和结构多样性而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。本文中,ZIF-8显示出比其他MOFs更高的水稳定性,非常适合从水中去除重金属元素。
实验部分:
1. ZIF-8的合成:
- 实验中,作者参照Bustamante等人(2014年)的方法,在室温下合成了ZIF-8。
- 使用的化学试剂包括Zn(NO3)2·6H2O,2-甲基咪唑(2-Hmim)和甲醇,以1:8:350的摩尔比混合。
- 将2-Hmim溶液加入Zn(NO3)2·6H2O溶液后,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,然后通过离心、弃去上清液、用甲醇洗涤和真空干燥得到白色晶体产品。
- 最终产品通过100目筛网筛选,干燥后待用。
2. 批量吸附实验:
- 在100 mL离心管中进行,包括调整反应时间、ZIF-8剂量、砷溶液的初始浓度和溶液的初始pH值。
- 吸附动力学实验中,将10 mg ZIF-8加入到50 mL砷污染溶液(10, 20 mg/L)中,砷溶液的初始pH值调整至7.0 ± 0.1。
- 在25°C和180 rpm条件下进行,特定时间点取样,通过0.45-μm滤膜过滤以获得吸附平衡时间。
3. 吸附等温线实验:
- 设置不同的初始砷浓度(10-50 mg/L)和ZIF-8剂量(100-1000 mg/L),保持其他反应条件不变。
- 初始pH值调整至3, 5, 7, 9, 和 11,保持其他反应条件固定,24小时后取样并通过离心。
4. 共存体系中的吸附实验:
- 评估共存阴离子(CO3^2−, SO4^2−, PO4^3−)对ZIF-8吸附砷的影响,选择了不同浓度水平(1 mmol 和 10 mmol)。
- 建立了砷(As(III)和As(V))和锑(Sb(V))共存体系,以不同的浓度比(As/Sb = 0.5, 1, 2, 3, 4)同时存在。
5. 循环性能实验:
- 使用0.01 M NaOH进行解吸后,对ZIF-8进行了循环使用性能测试。
- 吸附后,用0.01 M NaOH进行24小时解吸,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,烘干后重复使用。
分析测试:
1. 表面形貌观察:
-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观察ZIF-8的表面形貌,粒径约为80纳米。
2. XRD分析:
- 使用X射线衍射仪(XRD)分析ZIF-8的晶体结构,与模拟图案一致,证实了ZIF-8的成功合成。
3. zeta电位分析:
- 分析了ZIF-8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,确定了ZIF-8的零电荷点(pHPZC)接近9.6。
4.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:
- 使用ASAP 2460表面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测量了ZIF-8的氮气吸附-脱附等温线,得到比表面积为1811.07 m^2/g,平均孔径为0.56 nm。
5. FTIR和XPS分析:
- 使用FTIR和XPS对ZIF-8进行表征,分析了吸附As前后的化学状态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。
6. 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拟合:
- 应用伪一阶和伪二阶模型拟合动力学吸附数据,结果显示伪二阶模型更适合。
- 使用朗格缪尔模型和弗伦德里希模型拟合等温吸附数据,朗格缪尔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,表明As(III)和As(V)在ZIF-8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。
7. 吸附量的影响因素:
- 研究了ZIF-8剂量、溶液pH、共存离子对As(III)和As(V)吸附效果的影响。
总结:
1. 本文通过合成ZIF-8并研究其对水溶液中As(III)和As(V)的吸附性能,ZIF-8展现出了优异的吸附容量和去除效率,尤其是在初始pH值为7.0时,对As(III)和As(V)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了101.47 mg/g和81.40 mg/g。
2. 此外,ZIF-8在经过四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。研究还发现,pH值、共存离子以及Sb的存在对ZIF-8的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。
3. 通过FTIR和XPS分析,揭示了ZIF-8通过形成表面复合物的方式吸附As的机制。



展望:
1. 研究ZIF-8在实际水处理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和循环再生能力。
2. 探索ZIF-8对砷与其他共存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,以评估其在复杂水体中的实用性。
Mechanism of efficient adsorption for arsenic in aqueous solution by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‑8
文章作者: Xinyi Gu, Linjiang Jiang, Zirui Zhou, Caiyuan Ling, Dingtian Lu, Kai Zhong & Chaolan Zhang
DOI:10.1007/s11356-024-33747-3
文章链接: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11356-024-33747-3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