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Graphdiyne除汞】原位吸附耦合氧化实现 sp 杂化石墨炔对汞蒸气的捕获
【Graphdiyne除汞】原位吸附耦合氧化实现 sp 杂化石墨炔对汞蒸气的捕获
华中师范大学郭彦炳教授团队报道的本篇文章(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, 16: 2439)中研究了一种含可及 sp 杂化碳的石墨炔材料(HsGDY)用于捕获汞蒸气。研究发现,HsGDY 可通过强电子 - 金属 - 载体相互作用锚定汞原子,实现汞的原位吸附耦合氧化。其大六边形孔结构利于汞扩散和吸附,表面电荷不均驱动汞氧化为部分氧化态。HsGDY 在多种复杂工况下表现出良好适应性和优异再生性能,为汞污染治理和功能碳材料设计提供了新方向。

研究背景
1.行业问题:气态元素汞(Hg⁰)挥发性高、难抑制,可远距离迁移,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转化为甲基汞,危害人类健康。工业活动大量排放汞,使大气汞浓度远超自然水平,开发高效可持续的除汞技术迫在眉睫。
2.研究现状:吸附法因成本低、操作简单有效成为除汞的重要方法,碳材料因多孔结构和环境友好性成为潜在吸附剂,但传统碳材料与汞的界面结合力弱,引入卤、硫、硒等配体虽能增强吸附,但存在泄漏和二次污染问题。
3.本文创新:受 sp 杂化碳与金属离子络合作用启发,合成了 HsGDY 材料,利用其独特结构和表面性质,实现汞的原位吸附耦合氧化,解决传统碳材料吸附汞的瓶颈问题。
实验和分析
1.材料合成与表征:通过改进的原位交叉偶联反应合成 HsGDY,经多步清洗、回流和干燥处理得到产品。SEM、Raman 光谱、XPS 和氮吸附 - 脱附实验表明,HsGDY 由纳米球互连而成,具有多层结构,富含芳香环和炔键,比表面积为 160.3 m²/g,孔径分布集中在 0.8nm 。
2.应用性能测试:在固定床反应系统中测试,HsGDY 对 Hg⁰的吸附效率超 90%,90min 内吸附容量达 113.5μg/g ,优于其他碳材料。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,吸附平衡容量为 1.27mg/g 。在 50 - 200°C、600 - 2400ppm SO₂等复杂条件下,吸附效率稳定,经 8 次吸附 - 脱附循环性能无明显下降。
3.性能原因分析:DFT 计算表明,HsGDY 大六边形孔结构和 “AB” 堆叠结构利于汞扩散,表面电荷不均使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部分氧化态,增强了与汞的相互作用。Raman 光谱和 XPS 分析证实了汞与 HsGDY 的配位作用和汞的氧化状态。



总结
1. 合成的 HsGDY 能高效捕获汞蒸气,在多种复杂工况下表现良好,且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。
2. 实现汞的原位吸附耦合氧化,解决传统碳材料与汞界面结合弱的问题,拓展了碳材料在汞捕获领域的应用。
3. 为汞污染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,可用于燃煤电厂除汞系统和个人防护设备,为功能碳材料设计提供指导。
In-situ adsorption-coupled-oxidation enabled mercury vapor capture over sp-hybridized graphdiyne
文章作者:Honghu Li, Chuanqi Pan, Xiyan Peng, Biluan Zhang, Siyi Song, Ze Xu, Xiaofeng Qiu, Yongqi Liu, Jinlong Wang & Yanbing Guo
DOI:10.1038/s41467-025-57197-8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5-57197-8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