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ALF吸附CO2】疏水金属甲酸盐Fe-ALF-PVDF复合材料用于高效 CO₂捕集
【ALF吸附CO2】疏水金属甲酸盐Fe-ALF-PVDF复合材料用于高效 CO₂捕集
新加坡国立大学赵丹和Anthony K. Cheetham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J. Am. Chem. Soc. 2025, 147 (10), 2400557)中研究了通过铁掺杂和聚偏氟乙烯(PVDF)涂层改性的金属甲酸盐框架材料(Fe-ALF-PVDF),以提升其在潮湿环境下的 CO₂捕集性能。研究通过调控铁铝比例优化材料孔道结构,并利用 PVDF 的疏水性增强材料稳定性。实验表明,最优组成为 Al₀.₄₆Fe₀.₅₄-ALF-PVDF 的复合材料在 298 K、1 bar 条件下 CO₂吸附量达 4.6 mmol/g,CO₂/N₂选择性为 387,且在 80% 相对湿度下仍保持稳定。该材料成本低、易再生,适用于工业烟气中 CO₂的高效捕集。


研究背景
1)行业问题
传统化学吸附剂(如胺溶液)存在腐蚀、能耗高和再生困难等问题。
物理吸附剂(如沸石、碳材料)在潮湿环境中吸附容量和选择性显著下降。
金属有机框架(MOFs)虽性能优异,但成本高、稳定性不足。
2)研究现状
现有 MOFs 通过引入氟配体或锆节点提高疏水性,但成本限制其大规模应用。
铝甲酸盐(ALF)因低成本和高 CO₂选择性被关注,但其亲水性导致湿度下不稳定。
3)本文创新
铁掺杂优化结构:通过铁铝原子比例调控,降低材料对称性,扩大孔道窗口,增强 CO₂吸附能力。
PVDF 涂层增强疏水:在合成过程中引入 PVDF,形成保护层,使材料水接触角从 36° 提升至 112°,显著提高湿度稳定性。
低成本与高选择性结合:材料合成仅需廉价前驱体(Al (OH)₃、Fe³+ 盐、甲酸),且 CO₂/N₂选择性达 387,优于多数 MOFs。

实验和分析
1. Fe-ALF 合成:
1) 通过回流法调控 Al/Fe 原子比例(x=0.25, 0.50, 0.75)合成铁掺杂铝甲酸盐框架(Fe-ALF)。ICP-OES 分析显示实际组成为 Al₀.₇₂Fe₀.₂₈-ALF、Al₀.₄₈Fe₀.₅₂-ALF 和 Al₀.₂₃Fe₀.₇₇-ALF。
2) Fe-ALF-PVDF 复合:在 Fe-ALF 合成过程中引入聚偏氟乙烯(PVDF),通过物理混合形成疏水涂层。最佳组成为 Al₀.₄₆Fe₀.₅₄-ALF-PVDF,含 5.8 wt% PVDF,水接触角达 112°。
3) Fe 掺杂通过晶格畸变和较大离子半径(Fe³⁺>Al³⁺)增强 CO₂吸附位点,PVDF 涂层显著提升材料耐湿性,解决传统 ALF 易水解的问题。
2. 结构与形貌表征
1) PXRD 分析:Fe-ALF-PVDF 保持立方结构(空间群 P2₁3),对称性降低导致额外布拉格反射峰,表明 Al/Fe 有序排列。水浸泡后 PXRD 图谱仍与活化态匹配,显示优异结构稳定性。
2) SEM/EDS:Fe-ALF-PVDF 颗粒呈立方形态,表面覆盖 PVDF 涂层(图 2e-f),EDS 证实 Al、Fe、C、O、F 元素存在,成分与 ICP-OES 一致。
3) FTIR:Fe-ALF 出现 1597 和 1553 cm⁻¹ 双重羰基峰(ALF 仅 1603 cm⁻¹),佐证 Fe/Al 交替配位;PVDF 的 C-F 键峰(1182 和 1210 cm⁻¹)确认复合成功。
4) TGA:Fe-ALF-PVDF 热分解温度 220 °C(Fe-ALF 为 180 °C),PVDF 分解峰 325 °C,证实涂层热稳定性(图 2b)。
3. 气体吸附性能测试
1) CO₂吸附量:Al₀.₄₆Fe₀.₅₄-ALF-PVDF 在 298 K、1 bar 下吸附量达 4.6 mmol/g,高于纯 ALF(3.9 mmol/g)和 Fe-ALF(5.1 mmol/g,未复合时)。高温(313 K)吸附量仍保持 4.58 mmol/g,显示热稳定性。
2) CO₂/N₂选择性:IAST 计算选择性 387(15/85 混合气),高于 ALF(368)和多数 MOFs(如 CALF-20、UTSA-16),突破传统材料湿度敏感性限制。
3) 吸附热:Clausius-Clapeyron 方程计算得 Qst=39.6 kJ/mol,表明中等强度化学吸附,平衡吸附容量与再生能耗。
4) 干气突破:CO₂穿透时间 120 min(N₂仅 15 min),CO₂/N₂选择性 308(图 3e)。
5) 湿气突破:85% RH 下 CO₂吸附量 2.7 mmol/g,选择性 284,且循环 4 次性能稳定(图 3f)。
6) 烃类选择性:对 CH₄、C₂H₄、C₂H₆吸附量显著低于 CO₂(图 S19),适用于沼气升级。
4. 湿度稳定性与循环测试
1) 水接触角:Fe-ALF-PVDF 达 112°(ALF 仅 39°),证实 PVDF 涂层显著提升疏水性。
2) 水浸泡实验:Fe-ALF-PVDF 浸泡 1 周后 PXRD 图谱无明显变化,而 Fe-ALF 分解为 Al (OH)(HCOO)₂。
3) 突破性实验:在 85% RH 条件下,CO₂吸附量仍达 2.7 mmol/g,选择性 284,且 10 次循环后性能无显著衰减(<5% 容量损失)。
5. 理论分析与计算验证
1) DFT 模拟:Fe-ALF 的小孔(SC)和大孔(LC)吸附热分别为 48.3 和 48.4 kJ/mol,与实验值(42.8 kJ/mol)吻合,揭示 Fe 掺杂增强 CO₂与孔道的非键合作用。
2) Fe 掺杂效应:Fe³⁺替代 Al³⁺导致晶格畸变,增大孔道窗口(图 1b),促进 CO₂扩散,同时增强范德华相互作用。
3) PVDF 作用:疏水涂层形成物理屏障,减少水与 MOF 表面羟基接触,抑制水解反应(图 2i)。


总结
1)开发了 Fe-ALF-PVDF 复合材料,实现高 CO₂吸附量(4.6 mmol/g)和选择性(387)。且材料在 80% RH 下稳定,循环性能优异。
2)创新突破:通过铁掺杂和 PVDF 涂层协同优化,解决了 ALF 亲水性和稳定性问题,提升工业实用性。可扩展至其他金属甲酸盐体系,推动吸附剂设计领域发展。
3)为低成本、耐湿 CO₂捕集材料提供新策略,适用于燃煤电厂等潮湿烟气环境。






Hydrophobic Metal–Formate Composites for Efficient CO2 Capture 
文章作者
:Rajesh DasHe, LiHayden A. Evans, Zeyu Deng, Dan Zhao*, Anthony K. Cheetham*
DOI:10.1021/jacs.4c16131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4c16131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