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一种用于温和条件下绿色铃木交叉偶联反应的新型COF基铜非均相催化剂
一种用于温和条件下绿色铃木交叉偶联反应的新型COF基铜非均相催化剂
摘要:
山西师范大学王君文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New J. Chem., 2023,47, 3104-3111)中报道了一种新型的“单原子”铜催化剂(Cu-TAPB-BTDA-COF),用于室温下温和条件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。该催化剂通过后合成金属化方法制备,以4,4'-(苯并噻二唑-4,7-二基)二苯甲醛(BTDA)和1,3,5-三(4-氨基苯基)苯(TAPB)合成的COF为载体。Cu-TAPB-BTDA-COF在Suzuki交叉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,能够在室温、无毒溶剂和空气氛围下有效促进反应。此外,该催化剂可多次回收使用且活性不减。与其它铜基催化剂相比,本研究的COF基铜催化剂在性能和可回收性方面表现出色。
 
研究背景:
1. Suzuki-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地位,尤其是在构建C-C键方面。然而,传统的钯催化剂存在成本高、毒性大等缺点,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。
2. 近年来,铜基催化剂因其生物相容性、资源丰富和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关注。然而,均相铜催化剂存在分离困难、不可回收和产物污染等问题。
3. 作者提出通过后合成金属化方法将铜离子固定在COF载体上,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异质铜催化剂。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均相催化剂的回收问题,还通过COF的结构优势实现了高效的催化性能。
 
实验部分:
1. Cu-TAPB-BTDA-COF的合成:
o     将TAPB和BTDA在叔丁醇/间三联苯溶剂中反应,生成黄色结晶固体TAPB-BTDA
o     将TAPB-BTDA与Cu(OAc)₂在乙腈中反应,通过后合成金属化方法制备Cu-TAPB-BTDA-COF。
o     实验结果表明,成功制备了Cu-TAPB-BTDA-COF,产率为80%。
2. Suzuki-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测试:
o     在室温下,使用碘苯和苯硼酸作为模型底物,考察Cu-TAPB-BTDA-COF的催化性能。
o     实验结果表明,在乙醇溶剂、K₂CO₃作为碱的条件下,反应产率达到99%。
3. 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:
o     通过离心分离催化剂,并用去离子水和乙腈洗涤。
o     实验结果表明,Cu-TAPB-BTDA-COF在10次循环后仍保持高催化活性,产率在96%以上。
 
分析测试:
1.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:
o     Cu-TAPB-BTDA的FTIR谱图显示了C=N伸缩振动峰,表明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。
o     结果分析:FTIR结果证实了COF结构的完整性和铜离子的成功负载。
2.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:
o     Cu-TAPB-BTDA的XPS谱图显示Cu 2p₃/₂和2p₁/₂的结合能分别为933 eV和954 eV,表明铜以+2价态存在。
o     结果分析:XPS结果证明了铜离子在COF中的均匀分布和价态。
3.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:
o     Cu-TAPB-BTDA的SEM图像显示其具有球形结构,且铜离子负载后结构未发生变化。
o     结果分析:SEM结果表明,铜离子的负载并未破坏COF的原始形态。
4. 氮气吸附-脱附等温线:
o     Cu-TAPB-BTDA的比表面积为431.1 m²/g,孔容为0.68 cm³/g,孔径为1.27 nm。
o     结果分析:高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径分布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。
5. 热重分析(TGA):
o     Cu-TAPB-BTDA的热分解温度为425°C,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。
o     结果分析:TGA结果证明了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。
 
总结:
本文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COF基铜异质催化剂,用于室温下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。该催化剂不仅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,还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和稳定性。通过后合成金属化方法,实现了铜离子的均匀负载和高效的催化性能。这项工作为开发低成本、环保的铜基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 


展望:
1. 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该催化剂在更广泛的底物和反应条件下的性能。
2. 研究催化剂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,包括大规模制备和成本效益分析。
3. 探索通过化学改性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。
 
A novel COF-based Cu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a green Suzuki cross-coupling reac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
文章作者:Hui-Jun Feng, Xue Sun, Jun-Wen Wang
DOI:10.1039/d2nj05807c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23/nj/c2nj05807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