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86-21-51987688
首页 > 行业动态 > 【HAQ-COF】水热合成六氮杂苯基共价有机骨架的质子传导
【HAQ-COF】水热合成六氮杂苯基共价有机骨架的质子传导
摘要:
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的Kaname Kanai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Adv. Mater. Interfaces 2025, 2400928)中研究了一种基于六氮三苯基(HA)合成的共价有机框架(COF),并探讨其作为聚合物电解质膜(PEM)在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中的质子导电性。通过水热合成方法,合成了功能化的HA基共价有机框架(HAQ-COF),该方法比以往报道的合成方法更简单,适合大规模生产。X射线衍射(XRD)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表明,HAQ-COF具有二维分子层堆叠的晶体结构,形成了离子传导通道。电化学阻抗谱(EIS)测量显示,HAQ-COF在98%相对湿度下的质子导电率为4.98 × 10⁻⁵ S/cm,且在湿度降低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导电性。这些结果为HAQ-COF在质子导电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。
 
研究背景:
1)随着对替代能源资源的需求增加,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、低环境影响的能源转换技术受到广泛关注。燃料电池的性能依赖于电解质膜的质子导电性。
目前广泛使用的聚合物电解质膜(如Nafion)在高湿度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质子导电性,但在低湿度条件下导电性显著下降,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。
2)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新型电解质膜材料,包括陶瓷和金属有机框架(MOFs),但这些材料在强酸和强碱环境中不稳定,限制了其应用。
近年来,共价有机框架(COFs)因其高度可调的结构设计、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而受到关注,成为质子导电材料的理想候选者。
3)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水热合成方法,合成了功能化的HA基COF(HAQ-COF),该方法简单且适合大规模生产。
通过引入羰基功能化,HAQ-COF展示了优异的质子导电性,并且在湿度变化时保持稳定的导电性,克服了传统PEM在低湿度下性能不佳的问题。
研究还通过电化学阻抗谱(EIS)和其他表征手段,系统评估了HAQ-COF的质子导电性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潜力。
 
实验部分:
1:HAQ-COF的合成:
1)将2,3,6,7,10,11-六氰基-1,4,5,8,9,12-六氮杂三苯(HAT-CN;230.6 mg)和纯化水(50 mL)放入聚四氟乙烯容器中,容器盖子接触面涂上油脂以确保密封。将该容器放入不锈钢容器中,并拧紧盖子。
2)将上述装置放入可编程电炉中进行加热处理。升温程序如下:从室温(25℃)以20℃/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40℃,在240℃下保持48小时,然后自然冷却。
3)将反应后的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,弃去上清液,将剩余的粉末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48小时,得到HAQ-COF粉末。
4)采用滴涂法制备HAQ-COF薄膜样品用于UPS/IPES测量。具体操作为:将HAQ-COF粉末(4 mg)和纯化水(10 mL)放入离心管中,超声处理72小时,然后离心12小时以去除上清液。得到的胶体溶液呈现丁达尔效应。接着,将该胶体溶液以每次300 μL的量逐滴涂覆在加热至100℃的金(Au)基底上,每次涂覆后让其自然干燥。
5)采用压片法制备HAQ-COF的圆片样品用于EIS测量。将HAQ-COF粉末压制成直径为0.250 cm、厚度为0.081 cm的圆片。
2:样品的表征:
1)使用Rigaku Ultima IV型X射线衍射仪(Cu-Kα辐射源)记录粉末样品的XRD图谱。
2)使用JASCO Corporation FTIR-61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获取样品的FTIR光谱(样品嵌入KBr压片中)。
3)使用Bruker AXS TG-DTA2010SA型热重分析仪进行TG-DTA测量。
4)使用JASCO Corporation V-670型紫外-可见光谱仪(配备积分球)测量样品的UV-Vis光谱(将样品置于石英玻璃片之间测量反射光)。
5)使用SCIENTA SES200型分析仪(He Iα,hν = 21.22 eV)进行UPS测量,使用PSP Vacuum Technology带通型光电探测器(NaCl涂层通道电子倍增器,通过SrF2窗口检测hν = 9.3 eV的光子)进行IPES测量。
6)使用Solartron公司生产的阻抗分析仪(型号1260,配备介电常数测量接口1296)进行EIS测量。
 
分析测试:
1)XRD测试结果:HAQ-COF粉末样品的XRD图谱显示出与HAT-CN不同的特征衍射峰,表明成功合成了HAQ-COF。其衍射峰与基于HAQ-COF晶体结构模型计算得到的XRD图谱高度吻合,表明该样品具有高度结晶性。此外,XRD结果还表明HAQ-COF的通道中可能封装了(NH4)2CO3和NH4HCO3。
2)FTIR测试结果:HAQ-COF的FTIR光谱中,未检测到HAT-CN中C≡N的特征吸收峰(2241 cm−1),而出现了C═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(1639 cm−1),表明HAT-CN在水热合成过程中成功聚合为HAQ-COF。此外,还观察到归属于(NH4)2CO3和NH4HCO3的特征吸收峰,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化合物存在于HAQ-COF的通道中。
3)TG测试结果:在不同湿度环境下对HAQ-COF进行TG测量,结果显示当湿度从90%逐步降低至5% RH时,HAQ-COF的质量仅减少了3.74%,且在湿度恢复至90% RH时质量可恢复,表明HAQ-COF具有优异的水保持能力,即使在极低湿度下也能保持水分。
4)UV-Vis测试结果:HAQ-COF粉末和薄膜样品的UV-Vis吸收边分别位于445 nm和445 nm,与HAT-CN的386 nm相比发生红移,表明HAQ-COF的光学带隙变窄。此外,经臭氧清洗后的HAQ-COF薄膜的UV-Vis光谱与粉末样品基本一致,说明薄膜样品在臭氧清洗过程中未发生降解。
5)UPS/IPES测试结果:通过UPS/IPES测量得到HAQ-COF的价带顶(VBM)和导带底(CBM)的能量分别为4.1 eV和0.0 eV(相对于真空能级)。HAQ-COF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,其分子轨道(MO)在空间上主要局限在与HAT-CN相当的区域内,而不是在整个HAQ-COF框架内离域分布。
6)EIS测试结果:在98% RH条件下,HAQ-COF的质子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,表明质子传导具有热激活特性。在25℃时,HAQ-COF的质子电导率为4.98×10−5 S cm−1。此外,HAQ-COF的质子电导率对外部湿度变化不敏感,即使在湿度从98% RH降至70% RH时,其质子电导率仍保持稳定,显示出优异的抗湿度变化能力。
7)质子传导机制分析:通过Arrhenius图计算得到HAQ-COF的质子传导活化能(Ea)为0.114±0.013 eV,远低于其他类似质子导体。这表明HAQ-COF的质子传导主要通过Grotthuss机制进行,即质子通过氢键跳跃传导。
 
总结:
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基于六氮三苯基的共价有机框架(HAQ-COF),并系统评估了其在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中的质子导电性。研究表明,HAQ-COF在98%相对湿度下的质子导电率为4.98 × 10⁻⁵ S/cm,且在湿度变化时保持稳定,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。XRD、FTIR、TGA等表征手段证实了HAQ-COF的结构特征和热稳定性,为其在电解质膜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 


展望:
本文的研究成果为COFs在质子传导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。未来,作者可以进一步探索以下方向:
材料的优化: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或引入其他功能基团,进一步提高HAQ-COF的质子传导性能。
长期稳定性测试:在实际燃料电池环境中对HAQ-COF进行长期稳定性测试,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。
与其他材料的复合:研究HAQ-COF与其他材料(如离子交换膜或纳米材料)的复合,以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复合材料。
机理研究:深入研究质子在HAQ-COF中的传导机制,特别是氢键网络的作用,为设计新型高效质子导体提供理论支持。
 
Proton Conduction of a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Hexaazatriphenylene-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
文章作者:Yuki Okamura, Yousuke Tanada, Mikiya Sasano, Keita Akagi, Momoka Isobe,Shoko Tsuchiya, Naoki Takimoto, Fumiya Kobayashi, Makoto Tadokoro,and Kaname Kanai*
DOI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mi.202400928
文章链接:https://advanced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dmi.202400928

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