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行业动态 > 【Cu-TAPT-DHTA-COF】利用铜金属化共价有机框架高效降解染料的仿生方法
【Cu-TAPT-DHTA-COF】利用铜金属化共价有机框架高效降解染料的仿生方法
摘要:
华南理工大学李致贤老师等报道的本篇文章(ACS Appl. Eng. Mater. 2024)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过氧化物酶金属和氨基酸的N−M−O配位环境的铜金属化共价有机框架(Cu-COF-TAPT-DHTA)的构建策略。该框架通过后金属化方法合成,表现出强大的过氧化物酶活性。Cu-COF-TAPT-DHTA能够催化氧化3,3′,5,5′-四甲基联苯胺(TMB),其米氏常数KM为0.19 mM,催化效率kcat/KM为5.26 M−1·s−1。此外,利用Cu-COF-TAPT-DHTA的光催化原位生成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物酶活性,实现了对甲基橙的高效降解,30分钟内降解率达到98%,而孔雀石绿和亚甲基蓝在20分钟内降解率超过99%。经过七次循环后,其催化活性仍保持70%的效率.

研究背景:
1. 染料作为纺织、轻工业和化学制造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品,其在染色过程中约有25%被浪费并排放到废水中,导致致癌、致畸和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,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.
2. 其他学者的解决方案:近年来,研究者通过模仿天然酶的结构和功能,成功利用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和共价有机框架(COFs)等纳米材料构建了一系列高活性和高稳定的仿生酶。例如,利用TAPT作为构建单元的Schiff基COFs因其高结晶性和稳定框架,在气体分离、药物输送、催化和质子传导等领域有广泛应用.
3. 本文作者基于过氧化物酶金属和氨基酸的N−M−O配位环境,设计了一种Cu-COF-TAPT-DHTA,通过后金属化方法合成,实现了对染料的高效降解。与以往研究相比,本文不仅提高了催化效率,还通过光催化原位生成过氧化氢,进一步增强了染料降解效果,并在多次循环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.

实验部分:
1. Cu-COF-TAPT-DHTA的合成
- COF-TAPT-DHTA的合成
1. 将2,4,6-三(4-氨基苯基)-1,3,5-三嗪(TAPT)106.3 mg和2,5-二羟基对苯二甲醛(DHTA)74.8 mg加入到含有20 mL 12 M醋酸水溶液的玻璃瓶中,使用500 W、55%功率的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处理60分钟.
2. 将所得固体用丙酮和甲醇各洗涤三次,然后用四氢呋喃进行索式提取24小时,最后在80 °C下干燥12小时,得到COF-TAPT-DHTA.
- Cu-COF-TAPT-DHTA的合成
1. 将COF-TAPT-DHTA 20 mg和CuCl2·2H2O 818 mg加入到含有20 mL甲醇的圆底烧瓶中,加热至150 °C并搅拌4小时.
2. 过滤所得沉淀,用去离子水和甲醇多次洗涤,然后在80 °C下干燥12小时,得到Cu-COF-TAPT-DHTA.
2. 酶活性测试
- 实验步骤
1. 在20 mM pH 4.0的醋酸-醋酸钠缓冲液中,加入50 μL 20 mM的3,3′,5,5′-四甲基联苯胺(TMB)、50 μL 1 mg/mL的Cu-COF-TAPT-DHTA和50 μL 100 mM的过氧化氢(H2O2),使总体积约为1 mL.
2. 将混合物在室温下孵育15分钟,然后以10,000 rpm离心5分钟,使用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上清液在652 nm处的吸光度.
3. 染料降解实验
- 实验步骤
1. 将5 mg Cu-COF-TAPT-DHTA加入到30 mL 10 mg/L的甲基橙溶液中,在黑暗条件下搅拌60分钟以达到吸附-脱附平衡.
2. 打开氙灯开始光催化反应,经过指定的反应时间后,取1 mL降解溶液进行离心,使用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上清液的吸光度.
3. 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的降解实验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.
分析测试:
1.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(UV-vis):
Cu-COF-TAPT-DHTA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明显的吸收峰,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.
2. X射线衍射(XRD):
COF-TAPT-DHTA在2.8°、4.8°和5.6°处显示出高强度的衍射峰,Cu-COF-TAPT-DHTA的衍射峰与COF-TAPT-DHTA相似,但结晶度略有降低.
3.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:
COF-TAPT-DHTA的FT-IR谱图显示醛基(−CHO)和胺基(−NH2)的伸缩振动减弱或消失,亚胺基(C=N)的伸缩振动出现,Cu-COF-TAPT-DHTA的FT-IR谱图与COF-TAPT-DHTA基本一致,表明Cu的负载没有改变其基本晶体结构.
4.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:
COF-TAPT-DHTA的比表面积为1013.2 m²/g,Cu-COF-TAPT-DHTA的比表面积增加到1180.4 m²/g,孔径分布显示两者均为介孔结构,孔径峰值为3.1 nm.
5. 热重分析(TGA):
Cu-COF-TAPT-DHTA在达到450 °C后才出现显著的质量损失,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.
6.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:
Cu-COF-TAPT-DHTA表面检测到Cu的存在,其Cu 2p 3/2和Cu 2p 1/2的结合能分别为934.0 eV和953.7 eV,表明Cu主要以二价态存在;O 1s和N 1s的高分辨谱图显示Cu与O和N之间形成了配位键.
7. 荧光光谱(CLSM):
在TA/H2O2/Cu-COF-TAPT-DHTA系统中,观察到430 nm处的显著荧光峰,表明Cu-COF-TAPT-DHTA催化生成了羟基自由基(•OH).
8. 电子顺磁共振(EPR):
在光照射下,观察到四重峰,特征为1:2:2:1的强度比,表明生成了DMPO-羟基加合物(DMPO-OH),进一步证实了羟基自由基的生成.
总结:
本文基于过氧化物酶金属和氨基酸的N−M−O配位环境,通过超声和后金属化方法成功合成了Cu-COF-TAPT-DHTA,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光催化性能。在光照条件下,Cu-COF-TAPT-DHTA能够原位生成过氧化氢,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协同作用,实现对甲基橙、孔雀石绿和亚甲基蓝等染料的高效降解。经过七次循环后,其催化活性仍保持70%,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.




展望:
本文的研究为染料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仿生催化材料,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。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Cu-COF-TAPT-DHTA的结构和组成,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;探索其在其他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潜力;同时,研究其在实际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,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.
Harnessing Copper-Metala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: A Biomimetic Approach to High-Efficiency Dye Degradation
文章作者:Jiamin Zhan, Liangwei Li, Yingjin Ma, Hongming Lou, and Zhixian Li*
DOI:10.1021/acsaenm.4c00720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aenm.4c00720
本文为科研用户原创分享上传用于学术宣传交流,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论文,如有错误、侵权等请联系修改、删除。未经允许第三方不得复制转载。